我们投资了452.70万元,在办公楼、宿舍楼、综合水泵房、循环水泵房化学楼等屋顶以及地面空余用地,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选用隆基乐叶315Wp单晶硅光伏组件,共计安装了3186块,总装机容量1兆瓦。
配合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做好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雄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高义作工作报告。
会议强调,做好2020年能源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作为能源工作的基本遵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节能优先、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把绿色作为能源发展底色,着力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着力推进能源结构升级优化,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加强改善民生,加快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奋勇争先。强化天然气保供能力,力争全省天然气供应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天然气气化人口达到4000万。作为光伏大省,截至2019年三季度,河南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为10.35GW。二是提升能源基础能力。积极推进分散式风电、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
七是加强能源领域安全工作。探索开展跨省发电权交易。采完一层,地面就下陷一点。
淮南的特点是多煤层开采,一层一层,转着圈采。上了岸,进了屋,两位大哥向笔者介绍了水上漂项目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刘龙村水面漂浮光伏电站,是国家电投吉电股份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设的大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当地人称之为水上漂。除了为国家提供能源,煤炭也是淮南重要的支柱产业,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项目的进驻,既不占用土地资源,又科学利用闲置水面,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为采煤沉陷区的可持续综治利用、为淮南经济的再度起飞,探索出一条新路。此外,淮南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共获得《连接浮块、装有连接浮块的附体组件与水上漂浮光伏电站》《一种水面漂浮电站》《水上漂浮式逆变升压装置及水上光伏电站》等十余项国家专利。
淮南最早的采煤塌陷区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此后一直蔓延。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淮南市采煤塌陷区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092020年)》显示,2008年淮南市因采煤塌陷的面积为139.82平方千米,根据近几年的塌陷速度估算,到2020年,塌陷面积将达到369.08平方千米,是2008年的2.6倍。预计目前所有矿区开采结束,淮南市将有27%以上的土地成为塌陷区。
这份规划称,至18个矿开采结束,全市塌陷区面积将达到700.78平方千米,全市将有27%以上的土地成为塌陷区。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这个厂房旁边的那块地,就是我家的。2018年6月,项目开始正式盈利。煤炭对淮南经济起到了很大作用。
而且,在采煤沉陷区水面建设光伏发电基地,不仅带来经济效益、绿色效益,还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华东能源监管局要求受约谈企业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学习贯彻,查清事实真相,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及时筹措补贴资金,妥善处置用户诉求;并举一反三,加强户用光伏备案、结算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12月10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就自然人光伏补贴发放事宜,约谈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有关专业负责人及凤台、凤阳供电公司有关人员这一模式可以让能源消费者成为生产投资型消费者,赋予他们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权利,同时还可以促进电网企业向平台化服务的战略转型,可谓意义重大。
实际上,这是自2019年以来,隔墙售电第三次取得可喜的突破。4个月后,再次传来喜讯。同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就分布式发电遇到的市场化交易程度低、公共服务滞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改革方案。同时也再次让业内看到了隔墙售电的发展潜力。所幸,一直难以落地的隔墙售电在2019年迎来了转折。根据文件:35kV以下电压等级、规模20MWp的分布式项目,可以与配电网内就近与符合要求的电力用户进行交易;交易电量需要缴纳:过网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合同电量执行偏差,报江苏能源监管办和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后改为报江苏能源监管办和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同意后,由所有市场主体共同分摊相关费用。今年9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
国家电网新任董事长寇伟也曾在职代会上表示,要把国家电网建设成为枢纽型、平台型和共享性企业。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将分布式能源隔墙售电作为落实能源革命,推动电力改革、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应用能源新技术的重要突破口。
2017年3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意见的函,提出:分布式发电项目单位可以与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进行电力交易,电网企业承担分布式发电的电力输送和组织电力交易的公共服务,按政府核定的标准收取输配电费用(过网费)。今年5月,第一批平价上网项目批复了26个分布式市场化交易园区试点,终于为停滞不前的隔墙售电带来了一丝曙光。
而此次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再次完成升级的《江苏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试行)》的正式出台,更是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拐点已至甚至乐观的认为隔墙售电终于迎来破局。相比意见稿,正式稿中删除了用户自主交易,自主决定进入或退出交易市场的规定。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国网总部在众多公开会议上明确表示支持国家各项电改政策,但尴尬的过网费依然让部分地区电网公司不认可完全放开隔墙售电计划。隔墙售电新政破局在征求意见稿发布近4个月之际,被千呼万唤的《江苏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试行)》正式出台。
每次隔墙售电政策的变化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总能在行业中激起圈圈涟漪。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江苏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文件明确只有纳入试点的项目才允许实行此交易规则,并且其对过网费的表述依然不清晰。
针对业内讨论最激烈的过网费定义不清,有可能成为隔墙售电的阻碍这一观点,此次正式稿中也有了相关变动。删除了省发改委可根据用户侧峰谷分时电价损益情况统筹考虑峰谷电价调整的内容;分布式发电项目当月上网电量超出当月市场化交易实际结算电量部分,由电网企业按当年对应标杆电价收购改为按当年对应基准价收购。
12月9日,江苏能监办发布的《江苏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则(试行)》,不仅让隔墙售电再次成为电力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标志着国内首个省级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规范性文件的正式诞生。我们相信,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交易更加市场化,来自电力用户降成本的需求也会倒逼电网公司适应更为灵活的交易机制。
随后仅一月有余,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和能源局综合司又下发了《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补充通知》,进一步明确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的有关事项。该人士还透露,作为这次省级文件首发的江苏省,也是中国主要电力市场省份,其个别地市不少新上的售电项目均未获得批复。细究下来,其难点主要在于两大方面:1.申报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所需材料中诸多文件都需要电网公司出具,电网公司又怎会给与自己争利的项目出具支持文件呢,而文件不全便成为限制试点项目申报的掣肘;2.电网公司对物价主管部门施加影响,使得过网费难产,即便是启动过网费起草研究的地区,电网公司也游说物价主管部门制定极高的过网费标准,降低分布式发电项目盈利水平。所幸,2019年终于迎来转折。
相比自发自用项目,隔墙售电用户选择灵活,解决了自发自用项目用户用电不稳定这一痛点;相比全额上网项目,隔墙售电可以获得一个相对较高的交易电价;而与常规电力交易相比,隔墙售电是买卖双方都可得利的模式,免交最高电压等级输配费用和交叉补贴减免带来的空间,使得买卖双方都能从中获益,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如数家珍地告诉能见。那么,被寄予厚望的隔墙售电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分布式市场化试点交易迟迟无法落地?此次发布的文件相较于征求意见稿又有何不同之处?能否打破行业壁垒?隔墙售电众望所归所谓隔墙售电,就是允许分布式能源项目通过配电网将电力直接销售给周边的能源消费者,而不是必须先低价卖给电网,再由用户从电网高价买回。
电网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中,由意见稿的按规定收取输配电费等改为按规定收取过网费等。这意味着,分布式项目的发电量可以较大范围交易,项目不必再局限于绑定一个用户,而是有多种选择,可以很好的解决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光伏业主的稳定性和电费难收两大顽疾。
诸多的不确定性,让仿佛触手可及的隔墙售电又一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能见。